【校友佳作】王英:《两岸政治认同形成机制研究》

来源: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发布时间:2022-07-01 04:19:49访问量:10

王英现系江苏省委党委教授,长期从事台湾问题研究。毕业于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获博士学位。

2020年出版《两岸政治认同形成机制研究》,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台湾研究所前所长、博士生导师、崔之清教授为之作序。



理性与温度兼具的《两岸政治认同形成机制研究》

 

崔之清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台湾研究所前所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王英教授近期推出一部43万字的新著《两岸政治认同形成机制研究》,以独特的视角、原创性的观点和严密的学理分析,阐述了两岸政治认同的形成机制,补强了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使广大读者面对风云诡谲的台海局势时,有更深层次的系统性认识和前瞻性思考,因此,这是一部具有开拓性的学术力作,并对客观理性观察和认识台情具有现实借鉴价值。

视角独到。由于长期接受“去中国化”影响,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错位现象引人关注、令人担忧。虽然自1987年两岸开放交流以来,双方在“先经后政、先易后难、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基本共识下,于2008年实现了两岸全面三通,2010年签署了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一度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但是,作者敏锐地意识到,两岸关系即使在它最密切的时候,也一直停留在“容易”的事情上,停留在脱离政治的经济交流阶段,并未触碰政治对话协商这一敏感议题。基于政治认同是政治互信的必备条件,也是政治互信的结果或体现,如何推动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问题,成为作者最为关心的议题。2012年,她以自选题目《两岸政治认同形成机制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为最早进入这个研究议题的学者之一。

学理性较强。不同于既有的研究偏重于描述重大事件和提出对策建议,该书注重学理性和系统性分析。它运用政治心理学原理,对“理性自利模式”和“感性选择模式”的形成进行了深入剖析;从族群政治理论出发,分析了“台湾意识”形成的集体行动逻辑;运用社会认同理论“内群体偏好”、“外群体偏见”和“刻板印象”等要素,对两岸政治认同所包含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等议题加以分析解读;根据社会交换理论提出的平衡因素,即社会规则、相对资源和最小兴趣原则,论述了丰富两岸政治认同中的交换性认同资源的重要意义;运用共生理论,探讨了两岸关系“共赢”和“共识”的可能性与局限性。虽然本书运用了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但是不乏两岸关系历史演进的丰富史实和案例陈述,这无疑大大提高了观点的可靠性。

主要观点具有原创性。本书的核心变量是“两岸政治认同”。作者通过概念界定、确定维度的方式对“两岸政治认同”进行了合理的操作化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台湾民众的两岸政治认同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特征。其中,有关“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分离、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分离、利益认同与制度认同分离”的二元分离特征的总结,为台湾民众两岸政治认同的错位现象画出了清晰的图像。作者进一步提出,“理性选择模式”是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形成的主导机制、“感性选择模式”是台湾民众国家认同形成的诱导机制。“理性自利”和“感性选择”两个假设并非竞争性假设,台湾民众的两岸政治认同错位现象是“理性自利”和“感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两个假设在不同的时空范畴和限制条件下,其作用形态并不相同:即从短期看,在利益驱动与价值诱导的博弈中,感性认同处于阶段性主导地位;而从长期看,理性选择最终将发挥决定性作用。作者还对诱导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变质化的各种政治符号进行了梳理和探讨,这些政治符号包括建构“台湾认同”的政治图腾——民主符号、操纵台湾民意的政治工具——民粹符号、撕裂台湾社会的政治标签——统独符号、激化社会矛盾的政治手法——“左右”符号等等。作者将破解两岸政治认同的“死结”分成“引导认同”和“强制认同”两种不同的路径,并侧重论述了“引导认同”路径,即通过整合资源和重叠共识重构两岸政治认同,其演绎逻辑为“两岸相互吸引→两岸交往→两岸整合→两岸认同”。这种人文主义的凝视,为复杂严峻的两岸关系增添了一抹温情,有助于促进两岸人民的心灵沟通。 

对台研究既是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同时又有极强的实践性。在“台湾民众的两岸政治认同”这一学术研究主线下,王英教授先后发表了5C刊论文、4篇调研报告和5篇决策咨询报告,聚焦当下的两岸交流和对台湾民众的工作。举例而言,在本书中,她提到,当两岸政治认同的利益是短期的或可预期的,台湾民众的现实主义转向就十分明显,而当“台湾认同”必须付出高昂代价时,“台湾认同”就可能被嫌弃,这提醒我们在引导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时要特别重视利益促进机制的演绎。

返回原图
/